黄庭坚
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
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
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
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
清明时节桃李盛开,野田荒芜之处见着死者的墓地,无不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。春雷万钧自然界万物复苏,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。春雨绵绵,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。诗人由此想到了不同的人生,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,与高士介子推宁被焚死而不做官作对比,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,鞭鞑了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,推崇了高士介子推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的节气。虽说无论智愚高低,最后都是篷蒿一丘的结局,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。诗人在此鞭挞了人生丑恶,看似消极,实则愤激。
年年清明今重祭,缅怀先人示敬重。人生之路殊途同归,但人生在世的价值却有或重泰山或轻鸿毛之说,而这价值的界定起码也应取向于是否有益于民众这个层面,有益的必将活在民众心中。古今之冢随着年代的变迁也改头换面渐渐变得阔绰起来,世人再也不用来去赤条条的,走时也比来时还更显光鲜亮丽。冢上再无有人乞祭余,世上也鲜有人愿不公侯矣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