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dawei19500904的博客

几分怀旧,几分闲趣,几分思想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知青生活碎絮(八)短暂的学校生活  

2010-09-25 10:06:13|  分类: 知青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 我凝神望着渐渐被烧红的炉铁板,听着炉膛内柴禾燃烧的僻叭声响,抬头看着自炉膛边竖起,悬吊在教室顶部空间的铁皮散热烟囱,那一阵阵热浪在阳光的折射下似波纹四溢似的散开,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暖意。学生们低头在考卷上疾书答题,他们再也不会遭遇到因钢笔水被冻结而书写不畅的尴尬,我再也听不到因教室寒冷学生们跺脚搓手的声音,只听笔尖在考卷上流畅的刷刷书写声。那声音真像一首美妙的节奏起伏的音律,固然,这期的期末考试,学生们的成绩真是出奇的好。前几天教室里真是刺骨的寒冷,自入冬以来,那用以取暖的柴禾就象穷人家小米缸里的充饥的粮食,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似的断货,偌大一个学校六个教室竟然让学生们挨冻上课!看着教室里玻璃窗上冻结的厚厚一层冰霜,学生们穿着棉衣棉裤,戴着皮绒帽上课,这种挨冻的感觉,上海的学生们恐怕这辈子都不会遇上。我也受不了,那僵硬的手指几乎捏不住粉笔,那粉笔也像犯病似的在黑板上打滑。向王校长反映了几次好像也很无奈,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,发动班级的男学生,在我带领下去分埸的每个旮旯找木料,什么圆木、方料看见就往教室里拖,拖回来后我就用洋镐马上把它劈成碎块堆放在教室的角落里。上课时,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字,一边还得注意炉膛内的火苗,随时往里添加木块,眼看窗玻璃上冻结的冰霜慢熳溶化,我心中一阵阵的窃喜。

       真是鬼使神差,我居然当上了小学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、美术老师!要说语文底子只能算是一般而己,美术仅仅是喜欢又不专业,加上性格内敛且又不善言辞,要说能否胜任,那真是一头雾水。但在领导的再三苦劝下,真像是赶鸭子上了架。后来我才知道原先的老师徐鹤鸣因上大学深造,因故离职,我才由此填了空缺。命运给了我这么一个从事教育,授道解惑的神圣职业。其实未经系统培训的我,事实上正将从事的是一项误人子弟的费心费力的工作。

       从整天和油泥打交道的机耕队,借调到了整天和粉笔灰掺和在一起的学校,耳中听到的再也不是拖拉机的轰鸣声,而是学生们叽叽喳喳稚嫩的欢叫声,和他们在一起,与天真烂漫相伴,我渐渐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的愉悦。第一堂课是美术课,说真的,我不知从何入手。据学校老师介绍,学校从未上过美术课,从我开始还能算是开了先例。但我想,美术虽说是副课,但对培养学生的对美感的欣赏,对世间万物的感性认识还是有帮助的。我认为首先还是应从对人体的本身认识上入手,渐渐地引入到对外部事物的认识上。为此我精心的作了准备,予先画好了一张儿童的头像。

       那天上课前,学生们早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,他们知道班上来了位新老师,而且还是上海人,觉得新鲜又兴奋:啥叫美术,还不是画画呗!我手拿着卷成圆柱的画稿,等上课铃声一响就走上了讲台,朝教室里抬头望去,只见一双双瞪大的双眸,齐唰唰地望着我,我向学生们打了个招呼:"学生们好!""老师好!"学生们站起齐声回应,我双手一摆:"坐下!"。待学生们坐下后,我才作了自我介绍,然后再切入正题。先谈了美术的重要性和怎样提高兴趣等,接着介绍了一点基础知识。我把那张予先准备好的儿童头像画悬挂在黑板上,先介绍了人头部位五官的三五黄金分割位,然后如何使用方格放大法描绘头像,因线条简单也容易教,目的是为了教他们点基础的知识,培养一点初始的兴趣。在他们作画练习时我一边在边上指点,顺便熟悉他们的姓名整堂课上得很顺利,学生们兴趣很浓,据听课老师讲,平时纪律最差的一个班级,今天上课纪律特别的好,其实我知道他们只不过觉得新鲜而己。

       上了几节语文课,我这才了解到他们的语文基础实在太差,拼音不熟,语法生疏。一切都得从头开始,拼音字母、音标,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全部训练了一遍,慢慢的语文的基础才开始有了点起色。特别是造句,语法颠倒笑话百出的现象也少了。同时在课间还强化了课文的朗读训练,生字的默写,这些都为提高作文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一个月下来,学生们也不象刚开始时和我那么拘束,常和我说笑。东北的学生,身材长得比较高大,六年级学生基本上己有一米七零,我那时只有一米六七,体型瘦小,就连女学生都会偷偷的站在我身后和我比高低呢。上课时,我是一个极严肃的人,我慢熳地给学生们做着规矩:调皮的学生全被换到前排坐,随时用教棒敲打身前的课桌给予警告,上课睡觉的学生凡是提醒满三次以上的就让"他她"站在讲台边,这样还真有效果,班级的纪律大有改观。

       在学校做教师真的很累,成天备课出试卷,学校的美术教材又奇缺,再说学生们都觉得学而无用,没有前途。这也难怪,我自巳都觉得情绪不高。那时(大概76年吧)农埸对教育也不重视,教师大多是赶鸭子上架的知青。有一次我为了添置美术教材和课外读物的事和校长发生了争执,一气之下又回到了机耕队与铁牛为伴。那天和学生们恋恋不舍的埸景至今还能依稀记得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96)| 评论(1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